发布时间:2025-03-27
镀锌钢格栅板的防滑性能是其核心优势之一,尤其在潮湿、油污或高空作业场景中至关重要。以下是关于其防滑性能的全面解析,涵盖设计原理、影响因素及适用场景:
表面结构防滑
齿形扁钢:扁钢表面压制锯齿状凹槽(常见齿高1-2mm),通过物理摩擦增大鞋底或轮胎的抓地力。
扭绞方钢(Serrated Bar):扭绞工艺形成不规则表面,比平面钢格板防滑性提升30%以上。
排水/排污设计
网格状结构(通常孔径30×30mm以上)可快速排走液体、碎屑,避免积水和打滑。
镀锌层辅助防滑
热镀锌层(平均锌层厚度≥70μm)形成粗糙晶体表面,静态摩擦系数可达0.8-1.2(干态)。
摩擦系数测试
干态:0.8-1.2(符合EN 1090-2标准)
湿态:0.5-0.8(齿形设计可提升至0.7以上)
倾斜角测试
普通平面格栅板:安全倾斜角≤15°
齿形格栅板:安全倾斜角可达25°-30°(无荷载时)。
定期清洁:清除网格内积存的油泥、冰雪或藻类。
防锈检查:镀锌层破损需及时补喷锌漆,避免基材生锈降低摩擦系数。
荷载监控:避免长期超载导致结构变形。